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文化交流,根据《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本届大赛主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交通新装备、控制新技术、运营新模式不断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持续渗透,交通行业进入运输系统综合化、装备技术智能化新业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培养未来交通卓越工程师。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以“高质量发展、创新赢未来”为主题,鼓励各高校积极组织校内赛,选拔优秀作品参与竞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承办单位:五邑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院长分会
3、校内承办单位:乐鱼官网赞助大巴黎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三、参赛对象
本届大赛邀请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赛,提交参赛作品。
四、举办时间
本届大赛2023年2月开始,2023年5月27-28日(星期六-星期日)在五邑大学举行决赛答辩和颁奖典礼以及参赛高校交流活动。
五、奖项说明
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坚持公益性办赛宗旨。大赛只设奖项,不设奖金。
六、参赛说明
1、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必须是本次大赛之前未参加过相关学科竞赛的成果。
2、作品分组及要求
(1)作品分组
根据学生学历层次本届大赛共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2个赛道,本科生赛道结合作品研究领域及所在学科分设7个竞赛类,研究生赛道设置2个分赛道。
本科生赛道(成员中不含有研究生)
u A. 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
u B. 航海技术
u C. 道路运输与工程
u D. 水路运输与工程
u E. 铁路运输与工程
u F. 航空运输与工程
u G. 主题竞赛:高质量发展、创新赢未来
研究生赛道(成员中含有硕士研究生,但允许含有本科生)
u H. 硕士生分赛道
(2)作品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自主完成的原创性作品,参赛者及指导教师须对作品的原创性做出承诺。
所有参赛作品应围绕大赛“高质量发展、创新赢未来”的主题,针对交通运输系统出现的具体问题,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提出具有新颖性、可行性、实用价值,具备完成度及一定难度的优化方法或解决方案。本科生赛道作品将从创新性、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实用价值、完成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生赛道作品在此基础上还需体现作品的学术性、理论方法的科学严谨性、作品方案的系统性。作品可以是实物模型、研究报告、设计图纸和计算机软件等。鼓励脚踏实地的作品,不得把导师的科研成果而非成员自身成果的部分作为参赛作品。
作品申报组别应符合作品实际内涵,最终以评审专家意见为准。
3、参赛方式
(1)大赛只接受高校的推荐作品,不接受个人或者以团体名义的参赛申请。每一参赛高校,按照本科生赛道(7个竞赛类)和研究生赛道(1个分赛道)推荐作品,推荐到每一竞赛类或分赛道的作品数不超过3件(获得省级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单位可以在相应分赛道增加推荐1件),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推荐。
(2)参赛作品选题须符合大赛主题,符合提交的竞赛类或分赛道对作品的内涵要求,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3)参赛者通过所在学校报名参赛,每个作品完成人员不得超过5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
(4)填写申报书并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5)承办单位对提交作品组织初赛和决赛。
4、决赛阶段的答辩流程
各参赛小组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提前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可实现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第二环节:回答专家和评委的提问。
注意事项:两个环节共20分钟(第一环节不超过12分钟),为保大赛公平,超时停止答辩,请合理分配时间。
七、参赛资料提交事项及后续答辩安排
参赛选手请务必加入大赛通知QQ群(群号:149490231),后续安排见群内通知。
提交事项如下表。
文件 | 报送时间及地点 |
参赛作品登记表 | 2023年4月9日 (09:00-17:00) 现代交通大楼8A302 |
参赛作品申报书 | |
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包括论文) | |
原创声明书及作品使用授权书 | |
对应推荐作品的评审费 | |
参赛作品说明书、相关文档(可。 |
由于大赛组委会还未公布今年的申报书,因此以上相关表格将在QQ群内发布。
答辩时间:2023年4月10日-4月15日
答辩地点:待定
八、其他说明
1、大赛承办单位保留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大赛承办单位可以公布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这些内容。
2、大赛决赛答辩形式将根据疫情管控要求另行通知。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户国 熊可
电话:021-67791010,15736367847
电子邮箱:cocofigure@163.com
大赛公告发布网址:http://www.nactrans.com.cn/
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2023-3-17